027-67885230

监管机构消失:严格的监管,银行贷款和经营活动

2024年12月21日来源: 四为而学

一、问题提出

2011年7月,《多德-弗兰克法案》第三章废除了储蓄监管局(OTS),其权利移交给货币监理署(OCC)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

储蓄监管局的消失是美国银行体系审慎监管的一个重大变化,对OTS银行贷款的分类、评级做了调整,采取更严格的贷款损失核算方法,增加了对未来贷款损失的拨备和归为拖欠贷款的贷款比例等,迫使大量银行从宽松的监管过渡到了严格的监管。

趋严的监管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什么?

一方面,严格的监管会让银行确认损失,这会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带来压力,进而迫使它们削减贷款。

另一方面,监管的本质是确保银行安全稳健经营,提高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系统等,可能会促使银行进行业务改革,纠正长期存在的缺陷。

因此,本文从监管部门消失这一外生事件出发,研究了严格的监管是否能发挥“变革催化剂”的作用,促进银行管理和贷款,从而增加信贷供给,尤其是贷款要求和监管都更复杂的小企业贷款。

二、实证分析

1、OTS消失和更严格的监管

本文用银行的贷款损失会计指标来说明监管趋严。

监管机构的改变涉及到监管标准、贷款分类等不同,一大批原来受OTS监管的银行(后文简称OTS银行)为了满足现行的监管要求,重新调整贷款评级分类。

图1显示,在危机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2008年第三季度外,商业银行的平均拨备比率超过了OTS银行的拨备比率。

在OTS消失后,OTS银行相对于商业银行增加了拨备。

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2012年第四季度。

在整个危机期间,OTS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系统性地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但随着监管转型后贷款评级制度的重新调整,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直到样本期结束,其不良贷款率仍高于商业银行。

严格的监管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不仅涉及贷款损失确认和资本充足率,同时对银行贷款和信用风险管理有高的提出更高要求。

可以说,监管的过渡使OTS银行加强了风险管理,这有效带动了银行优化转型。 

2、OTS消失和银行借贷

本文分析的重点是小企业贷款,占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总贷款的比重分别是24%和11%。

小企业贷款相对复杂,借款人的信息较难评估。

因此,从小企业贷款量角度来评估监管效果,即监管是否有效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更为复杂的小企业贷款量,是本文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这种趋势是否持续,在公式(1)中增加了OTS和年份的虚拟变量交互项。

三、可能的影响渠道

1、银行的资本渠道和信贷紧缩

严格的监管会迫使银行确认贷款损失并增加贷款损失拨备,银行面临资本紧缩或者需要保留充足的资本应对高昂的监管成本,将导致放贷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在金融危机中幸存下来的OTS银行都是资本相对充足的,能够较为容易地吸收新监管机构施加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要求,但仍需要排除这个渠道的影响。

根据2010年最后季度的一级资本比率和杠杆率将样本划分为两组,表2的结果显示,能提高小企业贷款的是资本充足的银行,而资本受限的银行在被迫确认损失或增加拨备时,可能会缩减放贷规模。

这一渠道也说明了银行的资本会对监管干预效果产生影响。

2、银行贷款管理的变化

渠道1无法解释为什么资本充足的银行在OTS消失后会增加小企业贷款,一种潜在的可能解释是,严格的监管所产生的影响不止包括资本渠道,有可能解决银行在管理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贷款管理的变革提高了OTS银行向难以评估的小企业借款人提供信贷的能力。

本文从董事会的流动率、执行董事退出和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三个维度来分析监管转移对小企业贷款量的影响。

表3结果显示,对于管理水平变化较大和使用信用风险模型的OTS银行,小企业贷款的增长更大。

这说明向更严格的监管机构过渡引发了OTS银行内部管理发生变化,这些改进促进了小企业贷款增加。

四、OTS消失后的银行盈利

既然银行提高了内部管理能有效增加小企业贷款,那为什么要等到OTS消失或者监管趋严后才开始改变?一种可能的解释是OTS银行管理层不愿意投资比现有资产更复杂的小企业贷款。

为了探究原因,本文从成本结构、盈利能力和违约率三方面分析。

1、非利息费用

OTS银行采用复杂的风险管理和贷款技术来增加小企业贷款,意味着在人力资本、数据和信息技术方面要有新的支出和投资。

图3显示,在监管转型期间,OTS银行的非利息支出比率(非利息费用/总资产)和人员数量增长率相比商业银行均有明显的增加。

2、银行收入和盈利

OTS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利于其更好地筛选和监控客户,从而在不承担过度风险的情况下向小企业提供更高收益的贷款。

图4的结果也显示,相对于商业银行,OTS银行的利息收入/总资产的比率下降幅度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Panel B中,OTS的ROA相比商业银行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监管转型后,OTS银行收入在很大程度上被非利息支出的增加所抵消,这从侧面解释了OTS银行为什么不自发地改善风险管理水平来提高对小企业的贷款。

3、贷款拖欠和银行风险承担

如果监管转型主要增加的是OTS银行的合规成本,但没有提高其安全放贷能力,那么OTS银行的利润率将会缩小,这反过来促使其向风险更高的借款人放贷来弥补利润率的缩小。

这样一来,OTS银行的贷款违约率在监管转型后会逐渐增加。

然而,图4的结果显示,商业和工业贷款(C&I)的违约率和冲销率在监管过渡后先增加,后与商业银行的指标趋同,这表明当OTS银行的监管过渡到新监管机构后,高的监管要求会迫使其出现短暂的高贷款损失确认,随后趋于正常。

五、研究启发

1、本文分析了监管和银行借贷行为间的关系。

有效的监管不仅应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例如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等,还应关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监管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2、本文提供了一种渠道检验的方式。

可以将全样本根据某个关键变量分组检验。

3、本文介绍了美国小企业贷款数据。

该数据库包含了美国每个县的每家银行在一年内新发放的小企业贷款数量。

缺点是CRA数据集不提供有关借款人特征、贷款定价或贷款绩效的信息。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