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控股涉嫌非吸,可怜人必有可恨处?
最近,雪松控股在多地的子公司被通告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很多在雪松控股从事财富的人员,都被要求配合调查。
这个新闻其实,一点都不新。
而在去年5月的时候,雪松控股被警方立案,创始人张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关于雪松控股,我此前写过文章《突发!雪松控股总部被围攻,涉200亿理财产品爆雷!“股神”创始人张劲的万亿梦》。
早就指出这家公司迟早会出问题。
雪松此前收购了中江信托,并将其改名为雪松信托。
雪松信托推出很多供应链金融的信托产品,操作手法上,有点模仿中植系。
但是雪松入局的时候,也中植高速发展的时候,相差了近十年,形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1、中值系现在也和雪松控股是类似的情况
我原来公众号文章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号,这十年下来,有大概2万好友。
其中恒天、大唐、新湖等中植系的起码有百来个。
财富公司被定为非法吸储之后,这些公司的财富人员,结局非常悲惨。
我有一个交流比较多的朋友,他的亲身经历,让我感觉到很朋友是在四大财富公司里边,年纪比我约长十岁,大概是6年前曾经一起交流过一个非标项目的合作,他帮我打通财富端的销售。
虽然后面这一合作没有成功,但是两人形成较好的关系。
大概一个月前,这位大哥给我打了电话,简直是哭诉着和我交流。
据说目前的情况是,他们要将之前销售产品的佣金全部退回去。
但是这些佣金一部分是缴纳了所得税,而且还有一部分用于营销与关系打点的开销。
真正到手的只有大概不到50%的比例,但是现在却要全额退还。
而且,大哥之前还把自己的钱以及发动亲朋好友,购买了财富产品。
现在自己还有亲朋好友也成为了爆雷受害人。
这位大哥估摸着,这二十年的打拼所得,全部赔付进去,都难以填满这个窟窿。
大哥的境遇很悲惨。
而且大哥也有不甘,认为自己及大部分财富人员,只是负责销售的员工,募投管退,只接触了募集的环节,对于投资管理退出等都不知情,承担这样的责任,有点过度了。
这个观点见仁见智。
在中植系出事的时候,估计市场很多人都不会觉得惊讶。
中植系发行大量的资金池项目,号称投向供应链金融资产。
然而,真以如此规模的供应链,那整个市场还不都是中植系的人员在寻找或制造各类供应链资产,但是实际上却很少碰到中植系做供应链金融的人员。
其次,即使是真的资产,以中植系财富如此高的成本来获得资金,到哪里寻找到超过成本的高收益资产呢?外人单凭常识就能推断出来存在问题,身处内部的人士,就一点都不知情吗?
我记得我有次也是向中植系财富公司的一位朋友推过一个信托产品,是个政信类产品,她看了资料后,给我回复,现在市场太动荡了,各类风险暴雷,我觉得这个产品不安全
我问她,那你现在在向客户销售什么产品。
她回答:”中植系自己的资金池产品“。
我当时一下子惊谔住了,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应。
我不知道她的真实认知和真实心理,估摸着她还是沿着惯性走容易走的路,毕竟客户一直买下来,中植产品得到兑付有了信任,更好销售,而且佣金更高,而且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不会马上出事。
而一旦出事,便是大事,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