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67885230

到期续不上的违规经营贷,会集体爆仓吗?

2024年01月31日来源: 大碗Pro

分享一个超级颠覆认知的事儿——深圳业主都是活雷锋。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得麻麻的。你看他们干的那点事儿吧?996、007、辛辛苦苦上逼班儿,首付300万、按揭700万,去买总价1000万的房。月供抹个零也得25000,每天眼一闭一挣欠银行833块3毛3。

为了还钱,自己不住,9000块分租给在深圳买不起房的小年轻住,每月倒贴16000。

雷锋精神就这样悄么声儿地在先行示范区给大伙儿作示范了。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2024年,高杠杆房叔房姐从中产变成了三胖子,到期的经营贷还得照头再给一棒子…一怎么个事儿呢?

前几天看到这么一热搜,说是深圳有一款爷,三年前用福田区一套顶复房抵押做了经营贷。很不幸,先息后本这个月底到期,更不幸的是款爷用作抵押的福田顶复评估价降了几百个w。

首贷金额和续贷金额差出了一个珠穆朗玛,虽然想了各种方法补救——什么金融中介啊,评估机构啊,银行客户经理啊,能找的都找了个遍,没人能搞定这趟买卖。

款爷这会儿正在家咂脖呢…我掐指一算,好嘛,第一批玩经营贷换房贷的,到今年整三年了!还记得2021年初,有好些顶着5到6个点房贷利率入场的大冤种:出于利差的考量,将30年的房贷置换成了号称授信10-30年的经营贷。

那时候,中介怂恿最多的一个话就是“经营换个贷,省钱放款快”…但问题是,您这一“号称”,水分可大了去了!实际上每隔3年,您就得向银行申请续贷。怎么个续法呢?

您先息后本,之前还的都是息,现在您得还本了——当初放款500万,您就得一把还上500万,当初放款1000万,您也得一把还上1000万。

然后,银行再给您这房子重新估价,重新授信一笔钱,这叫续贷。

就这个玩法,如今一巴掌扇到那帮经营贷玩家的麻筋儿上了。先撇开违规操作的事儿不谈,即便从债务自身的角度来讲,这里也有两重死穴:

其一,房价必须得一直涨,评估价才能持续往高里做;

其二,您房子必须长期保持良好流动性,好吃不粘牙。举个栗子,2021年,陈小二有套房转按揭经营贷。评估价1000万,银行按七成放款,到手700万。

现如今,三年期限已到,本金700万得一把还上,然后重新授信。可是,这时候突然发现:房价跌了,评估价跟着下来了,还按700万授信是不可能了;更严重的是,房子卖不动,700万现金他上哪儿凑也凑不够。

再一个,即便想方设法“软桥硬过”,问题也是不小——房价从1000万跌到700万,即便还按七成放款,到手也就490万,这里出现了210万的资金缺口。

如果您那套房子没跌那么厉害,换家胆大路子野的小银行,兴许还能覆盖上家银行的借款;关键您那抵押物评估价嗷嗷往下掉,哪家银行也不可能卖您这个面子还去买高评高贷的账。

所以极大的可能就是,一边面对资金出现缺口,一边还得以贷养贷…最后玩成了高利贷,债务就跟滚雪球似的。

真到了这一步,摆在您面前的基本就两条路:要么您飞黄腾达了,700万的小钱,洒洒水,一把咱给它还上了;要么您以前啥样现在啥样,等着起诉、法拍、没收房子、当老赖…二潮水退去,大伙儿惊奇地发现:没穿裤衩子裸泳的,比想象中可多多了!2020年初,全国金融机构经营贷余额加一起,11.54万亿;到了2023年11月,这个数字已经暴涨到21.94万亿。

不到4年的时间翻一番,啧啧啧…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五大行个人经营贷,基本上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

最猛的建行和交行,当年经营贷增速直接干到了63.53%和55.63%。

工行真算这里比较婉约的一个了,当年的经营贷增速也达到了34.7%。由于当初许多中介甚至放款机构的“黑科技”实在眼花缭乱——这里面具体有多少钱违规流入楼市,没人能说得出来。

但咱可以拿另外一项数据对比一下子:截至2023年底,地方债加一起归了包堆也就40万亿。之前那些恶意加杠杆的,谁鸭梨山大谁心里清楚。

那有新来的老铁可能想问了,明明叫经营贷,怎么就违规流入楼市了呢?

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刚爆发,许多小微企业日子过得确实难。

那个时候,不少商业银行响应号召,一定程度上从宽从快审批经营贷。此时,经营贷本质上是一种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有“赈灾”性质。

但这里有个岔头儿:经营贷横空出世的年月,也正是上轮牛市的末端,当时房贷利率已经干到了5.5-6%;回身再看经营贷利率才3-3.5%,差出来的这两三个点不就是妥妥的息差嘛?按照5.5%的房贷利率算,按揭100万老老实实还30年,利息就得104万多;要是按照6%的房贷利率算,那这个利息就得115万8000多,怎么算都比本金高。

如果是转换成3.5%的经营贷呢?

授信能拉到30年,利息只有61万多。少了40-50万,奔驰E、宝马5、奥迪A7这就省出来了。

即便往少了说,一个月也能省个两千块,甚至更多。

同志们,哪里有套利空间,哪里就有骚操作,诚不欺我。

但是,这里还有个问题:经营贷按规定要用作企业经营之用,流入楼市那是妥妥违规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贷款中介的勾兑下,帮您开公司的操作、帮您公司做流水的操作、帮您接纳款项的操作、帮您虚构上下游的操作…等等等等就应运而生了。

如此七搞八搞,便实现了经营贷从对公账户到个人账户的全套“合规”流程。

银行允许这么整吗?这得分啥时候…2021年,银行储蓄余额屡屡创新高,从而推高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但新增信贷却出现了萎缩,提前还贷潮与抵押物估值贬损叠加,使得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增大。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不断走低,商业银行的新增放款业绩要求并没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盯上大伙儿“喜闻乐见”的经营贷,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这才有了2021年银行业进一步主动扩大经营贷规模的窗口期。

结果就是,客户们想着通过借出银行的廉价资金置换高额房贷或扩大房产投资,从中实现套利;只是没成想,房价持续下跌造成抵押物估值缩水,过桥续贷出现了问题。

当初的“廉价融资”现如今成了带血的筹码…三对于先前搞经营贷,如今大限已到的玩家而言——想要躲开到期债务的暴击,抛售房产偿还贷款几乎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但问题是,如今的二手房流动性,岂是你想卖就能卖的?以深圳为例,相较于2020-2021年的高峰时期,二手房价格平均跌幅大约在25-30%之间。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深圳有近85%的小区房价照2021年末相比出现了下跌。

在“买涨不买跌”的集体心理支配下,如果没有实质性转机出现,观望情绪只会越拉越高。

抵押物流动性被进一步锁死,估值也会进一步走低,从而导致“抵押物价值弹性,但到期债务刚性”的结构矛盾。

说人话就是:你房子即便卖掉,也是被踩踏过后才卖掉,能不能填补待偿资金缺口,都是个未知数。

你要是问我:已经做了经营贷,到期还不上钱、房子脱手又遥遥无期,该怎么办?说实话,我摊上我也麻爪,该说的能说的办法都在上面了。

在这里,有两件事是我特别想提醒各位大碗老铁的——

第一,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面对任何市场行情,做投资都必须要合规。“禁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从一开始就是监管层三令五申的事儿。

只可惜,在上轮牛市行情末期,面对疯狂的市场,太多人根本不当回事。

不但经营贷作首付增加表外杠杆不合规,拿30年的房贷转成3年一循环的经营贷也有很大问题。

我们普通人,真的不应该为了那一点蝇头小利去做这样的铤而走险。

至于坊间有人猜测,这件事会不会有人兜底…我只想说:不敢说绝对不可能,但机会真的非常渺茫。

2024的确是财政加杠杆大年,可问题是,合法合理的东西还有不少要解决,给你这不合规的玩意儿擦屁股,可能性会有多大?咱都是成年人,谁也别装迷糊。

对于个人而言,通过违规操作拿到一大笔钱,若一旦债务和现金流真的青黄不接,结果大概率只有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二,一定要切记,永远不要短债长投,真的很危险。

30年的房贷转3年一循环的经营贷,本质上是拿时间换息差。

从债务的角度来说,这种“短债长投”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银行之所以会把房贷设计成30年,是经过长期论证、业内压力测试的结果。

即便终端利率表现出波动差异,大体也是在合理范畴内的可控区间。

但是,你玩短债长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无论你的真实授信周期会是10年也好,还是30年也好,本金都是以3-5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循环的。

如果你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玩转数百万的资金体量,最安全的方式只有一个——您得在这3-5年内随时能筹措这么多钱,来应对短期债务冲击及其它可能的变数,比如抽贷。

很显然,绝大多数玩“狸猫换太子”把戏的,不具备这个能力。

一旦投资标的套现、估值或流动性三者有一个出问题,高达数百万的短期债务压力问题就会立马化身达摩克里斯之剑。

笔者经常喊话大伙儿“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就是这个原因。

更何况,三年前大伙儿疯狂上经营贷、加杠杆时,实际已经到了上轮牛市末期。

这并非事后诸葛亮。

我坚信:所有的经济周期,归根结底都是债务周期。

几乎所有投资标的牛市末期,债务都会以最疯狂的姿势实现积累。

从古至今,无一例外。

 

分享:
0